布鲁克林区
本词条缺少
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编辑吧!
布鲁克林区(
Brooklyn)位于
美国东北部,纽约
曼哈顿岛的东南边,是美国
纽约州纽约市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区﹙有250万居民﹚。如该区是一所城市,也是美国第四大城。布鲁克林区一开始只有6个
荷兰移民小村庄建在东河边,并有小荷兰的称呼。在1664年成为
纽约属地的一部份。1898年正式划入纽约市,成为五大区之一。原名是
荷兰文Breukelen。此命名早于同名的荷兰布根市。
- 中文名
-
布鲁克林区
- 外文名
-
Brooklyn
- 别 名
-
布鲁伦、金斯县
- 所属地区
-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 地理位置
-
美国东北部,纽约曼哈顿岛的东南边
- 面 积
-
251 km2
- 人口数量
-
250 万
- 著名景点
-
展望公园、柯尼岛
- 最早的殖民者
-
荷兰
- 昵 称
-
家与教会的自治市
- 官方语言
-
英语
布鲁克林(
Brooklyn)区,十九世纪初期还是布鲁克林煤气公司老板本森家族拥有的农场,后来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卖掉了,建造起一幢幢房子,形成了社区。
据说这一带最早的
殖民者是
荷兰人,一开始在东河边建了六个荷兰村庄,有小荷兰之称。布鲁克林就是荷兰一处地名的英译。1686年
英国王室将布鲁克林
纳为纽约省的国王郡(Kings County),与
曼哈顿隔东河相望。
1898年经居民投票同意,布鲁克林正式划归纽约市,成为纽约五大区之一。它人口之多,约257万;面积甚广,有251
平方公里,都是五大区之最。假如纽约各区是独立城市,那么布鲁克林就是排在
洛杉矶、
芝加哥之后的第三人口大城市,也可算美国第四大面积的城市。
布鲁克林在十九世纪时有树之城,家之城和教堂之城等昵称,可见具有独特魅力;比起对岸的世界之都曼哈顿来,这里有些乡土气息,环境更适宜居住。
布鲁克林区(2张)
布鲁克林大部地区街道布局像棋盘那样工整有序;许多街名用数字命名,所以你如果迷了路,找起来也不会很难。宽阔繁华的商业大街两边,分枝出许多宁静住宅区的小街小巷,房屋式样多彩多姿,但每条小街内的
建筑风格常常比较一致。除了一些不超过六层的公寓楼,一般住家多是两层楼房,有绿荫丛中独立的大洋房、童话风味的尖顶小宅院、精致实用的双拼或连栋
排屋;有敞廊
拱圈的殖民式、突窗细柱的维多利亚式,厚重华贵的
褐石式,等等等等。这些
风格迥异、色彩缤纷、整洁美观的老宅子,多有百年上下的历史了吧,她们就像经过精心打扮的半老徐娘,沧桑不失华丽。漫步在大街小巷,享受着温柔的悠闲,观赏着家家户户
前院各显个性匠心的红花绿草,以及看似无意散落在那里的装饰小品,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对许多布鲁克林人来说,布鲁克林就是纽约。连口语也被说是布鲁克林英语。更有人说,典型纽约客锐利难缠和活力拚劲的语言,假如不是在布鲁克林出生,亦肯定是在这个社区中熏陶出来的。政界人士和当地民权领袖爱说,美国人中,每七个便有一个的根可追溯到这儿;布鲁克林是杰出人士和
诺贝尔奖主的摇篮。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布鲁克林名人辈出,当地的人物、名胜和传说启发产生的电影、电视和书本对
美国文化贡献良多。如
NBA球星迈克尔·乔丹、好莱坞电影名导
伍迪·艾伦、拳王
泰森、脱口秀名嘴拉里· 金等都是在这儿长大的。
布鲁克林在19世纪时有许多昵称,其中有"树之城"(City of Trees)"家之城"(City of Homes)和"教堂之城"(City of Churches),今日则综合称为"家与教会的
自治市"(Borough of Homes and Churches),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以治安不良闻名于世。自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上任之后,治安大为改善,居住品质也逐渐变好。
纽约布鲁克林华人小区是纽约市华人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区,纽约逾40万的华人,布鲁克林就占了13万。但布鲁克林屡次发生华人被外裔侮辱、被打事件,种族歧视问题仍困扰着华人小区。
由于亚(洲)裔相对来说是后来者,所以
非洲裔觉得自己才是“本地人”、城中区“真正的”居民,觉得受到了剥削,在经济上屈尊于“外来者”并被他们排挤。1990年布鲁克林区和平林区(Flatbush)发生了对两个
韩裔商店长达9个月的种族联合抵制行动,最终以这两个商店被逼迫关门了事。在黑人牧师
阿尔·夏普顿的领导下,这次杯葛抵制行动加剧了纽约市亚裔和黑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1]
据美国《明报》报道,歧视情况经常发生在学校,例如拉菲逸中学多名成绩优异的华人学生被打伤,华人组织直接介入事件,才令政府部门正视
校园暴力情况的严重。遭到欺负,华人已不再哑忍,区内的民间组织也主动向分区警局局长、市长办公室直接投诉,令当局对待华人事务不再像以往那样不予重视。
布鲁克林华人小区发生多宗歧视案件,包括宾臣墟20岁的邱姓大学生夜归遭3名疑是西语裔少年袭击,
后脑缝了多针;58岁的华人男子被6名非裔男子割掉耳朵。华人青年在公众泳池遭外裔
童党欺侮,警方甚至偏袒他们;17岁的
陈姓华裔女学生放学被非裔童党辱骂,还被打、被抢﹔主流电视台炮制“芥兰鼠”事件、抹黑洛克威一中餐馆。这些歧视事件,都令华人义愤填膺。
与警区关系良好的15小区委员曾思阐表示,布鲁克林警区与过去相比有了转变。这些转变是靠华人的团结、参与,才改善了华人与警方间的隔阂。具有双语能力的华人,应贡献一点私人时间,帮助有需要的华人做一些事情,体现小区关爱。
曾思阐表示,华人要明白,警察局长做得不好,也得要下台。华人去报案若得不到解决或受到不合理对待,要马上说出来,甚至投诉警方,因为局长任期的长短,操控在大家手里,做得不好,就要下台。只有在
促进小区和睦方面下功夫的局长,才受爱戴,小区亦会向警务处提出嘉许。这些都显示华人小区的团结力量,促使警方兑现对华人小区的服务承诺。
曾思阐指出,华人对被歧视的事情,联合起来斗争,这种精神,使警方不敢怠慢华人报案者,与10年前的态度完全不同。华人遇重大事情要主动找市长、
警署的小区联络人员以至民选官员,因为他们有责任对事件作出响应。
布鲁克林区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特色,尤其是世界之都纽约市的特色,布鲁克林拥有几乎来自全球各地的
住民。这是一个大熔炉,但不同民族大都保有自己文化色彩的聚居小区。随着新移民大增,本森赫也受到青睐,中国
两岸三地、
俄罗斯、
东欧、
南亚和
中东等地的移民越来越多,社区更加多元和繁荣起来了。 本森赫的意大利裔尚占约三分之一,在布鲁克林区有“
小意大利”之称(电影《教父》里的故事便发生在此)。每年八九月之交,他们在此庆祝传统的圣徒罗莎里节,有肩抬
圣像的盛大游行,吸引了许多游客。2006年
世界杯足球赛意大利摘冠,
纽约、
新泽西和
康州等各地意裔云集本森赫,一片三色旗海中,封街狂欢庆祝,强烈感染着旁观的其他族裔人群,大家一起为意大利叫好,分享着
友邻的喜悦。
随着这儿人口增加,房价快速上涨,出现了拆除老旧房屋,利用空旷
地皮,建造三层楼多家庭
连栋砖屋的热潮。起先,这类新屋只求利用率高,式样呆板乏味,就像火柴盒那样单调,叫人担心坏了社区风貌,发现
建筑商竞相推出花样翻新的造型设计,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应该超越前人吧。
本森赫区横贯东西的
86街,在18至23大道之间,当中间隔着五条以海湾命名的小街(Bay Street), 这个地段交通便捷,人气旺盛,天天像赶集般热闹。高架地铁下,密集的商家,提供从名牌精品到廉价折扣货物,蔬菜水果、
餐饮小吃、衣着时尚、鞋帽眼镜、金银 珠宝、花卉礼品、家具灯饰、药品杂货、……,包罗万象、雅俗共赏。由于多民族自由经营,
异国情调俯拾皆是;中国小超市、饭店以及港式
西饼茶餐厅从无到有, 不断涌现,规模当然远不及
唐人街,但给附近华人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很受洋顾客的欢迎,生意普遍红火。如果懒得去曼哈顿,这里也尽够逛游的。
本森赫南端面临浩瀚的
大西洋。那里有一条沿着海滩延绵数里的步行长廊,连接史坦顿岛的范莱扎诺大桥遥为衬托,海鸥穿梭,景物如画。风和日丽时光,人们在此散步、垂钓、憩坐、看书、养神、骑自行车,或在旁边的草坪玩耍、
野餐,是个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本森赫东南方,有条布莱顿海滩街,是俄罗斯小区。我有时去那
俄国风情的大街上逛店、用餐,热闹程度不输唐人街。夏日海风习习中,人们懒洋洋地坐在
沙滩椅上, 自由自在地喝着咖啡,肆无忌惮地说
俄语,埋首看俄文报,一如
我们喜欢说
家乡话,看中文报一样。再往南行,就是有名的大型娱乐场、海滨浴场和
水族馆所在的
康尼岛了。
布鲁克林的民族特色小区很多,新兴中国城除了日落公园的八大道外,还有羊头湾的
U大道也初具规模。这里有好几个意大利区、
犹太区和黑人区,还有俄罗斯、
波兰捷克、
爱尔兰、德国、
阿拉伯和
波多黎各等许多小区。不出布鲁克林,就可“周游列国”呢。
因为去
布鲁克林植物园和图书总馆,偶尔涉足大军广场附近的黑人街区,总感熙熙攘攘,一派祥和。有事造访
有线电视公司办事处,前往东弗莱巴许(East Flatbush)黑人区。车经
犹太高级住宅区,街上行走着多是犹太人,过了弗莱巴许大道,眼前景象顿时大变样,仿佛越过了边境线,进入了几乎全是黑人的另一天地。那个办事处坐落在黑人住宅区腹地,但见街道清洁,住房整齐,气氛静谧,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只见一位中年人在自己家门前起劲地洗着 车,一边和我们打招呼;和我想象中的破败脏乱,街头上站着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辈大相径庭。后来知道,这里是个专业人士为主的
中产阶级黑人区。
布鲁克林区著名的地标为
布鲁克林大桥。此外,全美最著名的
起士蛋糕店「Junior's」也位于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区最有名的艺术学校为
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是一所百年老校。
- 参考资料
-
-
1
蔡爱眉.《起火的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