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科普新动线走进北京天文馆:用现代科技触摸宇宙

日前,西城区科协的科普新动线打卡活动又出发了。这次,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协作中心的张少楠来客串科普准达人“西小科”,来到北京天文馆参观体验。回顾从8月份开始的西城区科普新动线活动,西小科已陆续带着大家参观了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及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这次西小科将走进北京天文馆,体验科技的魅力,走近宇宙的奥秘。

首先,北京天文馆副馆长、西城区科协副主席(兼)齐锐给西小科简单介绍了天文馆的概况。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如今的天文馆,包含A、B两个场馆以及北京古观象台,从远古的陨石到现代的4d星空都能看到,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随后,天文馆工作人员万米洋陪同西小科来到了A馆中央的天象厅。据西小科回忆,参观天象厅的经历,的确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那么,现在我们能在天象厅里面看到什么呢?万米洋介绍,目前的天象厅还是天文馆最早开放时的样子,现在称为A馆。这个天象厅是我国大陆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万米洋介绍居天象厅C位的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

当西小科还沉浸在A馆天象厅里看星星的浪漫感觉中,天文馆工作人员李淼又带着西小科来到了天文馆B馆。天文馆的B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并且向公众开放,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用很潮很炫酷的方式去仰望星空,因为这里有几个特别的剧场。首先进入的是二楼的宇宙剧场。宇宙剧场内有直径为18米的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立体天幕效果,这在我 国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另外, B馆还拥有4D剧场和3D剧场,采用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科普体验。

北京天文馆李淼介绍天文馆B馆展厅

工作人员谢优说,除了剧场,B馆一楼有大片的开放式区域,就是天文馆的展厅。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星星相伴”——红巨星和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红色大球代表红巨星,蓝白色的小球代表白矮星,两颗球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寓意动态的物质流现象。在展厅中,物质流被设计成了滑梯,观众滑行时象征物质流从红巨星被吸引到白矮星,在抵达之前有一个环绕白矮星的过程,然后被逐渐吸引到星体表面。这也是展厅中最受小朋友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

谢优给西小科介绍“星星相伴”

天文馆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出了一些科技看点,如馆内剧场播放的一些天文方面的影片,都是由天文馆的数字工作室创作而成。据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宋宇莹介绍,《宇宙大爆炸》就是天文馆利用VR技术制作出的影片之一。

宋宇莹带西小科参观VR制作影片过程

一直以来,为满足参观者观星的要求,天文馆的大众天文台可通过望远镜遥望星空。天文馆古观象台工作人员寇文介绍说,从古至今,大家都对浩瀚星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北京天文馆还有一座古观象台,这里的八件古天文仪器,堪称中国天文国宝,大家来这里参观的过程,也是更多地了解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过程。

寇文和西小科在北京古观象台

齐锐总结说,北京天文馆是北京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综合性的天文科普、教育及研究机构,经常举办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令营、冬令营等各项活动,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天文科普书刊;2019年天文馆还成立了科学研究部,研究方向涉及时域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星系宇宙学、恒星物理、星际介质以及陨石和行星科学等领域。一直以来,北京天文馆都在努力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知识,致力于让北京天文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北京天文馆欢迎热爱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技爱好者们前来打卡!(陆旅星)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