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海克斯科技”梗又带火了预制菜话题。这词原本出自游戏英雄联盟,是结合了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
最近却被用于代指食品烹饪过程中的某些添加剂,因为添加后会让食品的口感、外观迅速产生质变式的提升,观看后让人感觉非常神奇,所以这类添加剂或者加工方式就被大家调侃为“海克斯科技”。
预制菜与添加剂、甚至料理包有何不同?谁在为此买单?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报告酱梳理了相关报告,精选8篇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更专业的预制菜行业。(文末仍可免费领取全部参考报告)
预制菜是什么?
预制菜,听起来像是新概念,其实就是预先做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食物,消费者只需稍微加热或简单烹饪即可食用。
官方定义中,预制菜是预制食品(调理食品)的子类。
早在2020年的春节,市场上就涌现出一批预制“年夜饭大菜”。海外市场在1920年就出现了预制菜,并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化。
传统的中式饮食文化中,烹饪既是口的享受,更是一门艺术。
而现在的预制菜,经过分拣、清洗、去皮、切分等等加工处理,标准化处理,仿佛失去了原先的“锅气”。
广义预制食品的概念,基本囊括除初级农产品外的各种形态的食品。
从温度带考虑分为冷冻、冷藏、常温类;
从品类形态考虑,包括速冻菜肴、烘焙半成品、中式面米、速冻肉制品等调理食品与净菜、常温料理包、自热食品。
而狭义的预制菜只是指速冻菜肴食品,优势主要体现在:
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保证了菜品口味稳定;
减少后厨人员,提高出菜速度。
与切好备好的净菜相比,多了标准风味,与料理包相比,有了动手的快感及更新鲜的材料。
招商证券在报告中认为,预制菜的本质不是新业态,而是原有业态的效率提升,是消费升级范畴。
谁在为此买单?
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家对餐饮的可选范围也越来越多。促使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商家和消费者两方面来看。
餐饮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临成本、竞争等约束,而预制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预制菜可以省去原料采购、初加工等过程,能够节省后厨面积,降低人工和租金成本。
在餐饮企业连锁化大趋势背景下,预制菜具备标准、统一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各连锁门店菜肴口味的一致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优生优育的理念影响,我国单身潮、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人食”逐渐成为搜索热词。
同时,大多数年轻人的做饭技能逐步退化,再加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在做饭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少,使居家做饭的频次大幅上升。
预制菜低耗时、标准化口味、操作简单、易收尾的特点逐渐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消费用户重要集中在27-39岁之间的中青年,占比58.4%,该年龄段的家庭有孩子的较多,作为经常做饭的人群,对健康的要求更高。
其次是40-49岁的人群,占比20%,相较于27-39岁的主力受众,40+的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更大,他们把预制菜作为简化下厨和保证家人营养的补充。
而26岁以下年轻人群,占比14%。Z世代们原本没有做饭的习惯,但对于选购速食外卖有品质要求和养生追求,加上自身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特点,对预制菜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认知度。
但无论是to B还是to C,最终的买单者大概率还是C。他们关注的、在意的,也是厂商需要提高和发展的。
行业发展核心因素
总体来看,按预制菜产业链从上至下的顺序,可以分为:原材料、生产加工和消费端。
如果把预制菜本质定义为消费升级,那么,品类能多大程度让社会效率提升,也就有多大程度的价值。
比如,to B的成品预制菜厂商,自然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更为重要。
通过技术推动,帮助产品实现较高的还原程度,通过工业化生产,提供标准且稳定的产品品质、快速的服务体验。
对于上游原料、食品加工合并调味企业,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渠道扩张能力更重要。
这类企业的本质上,是上下游合并延伸,通过缩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快速占领渠道实现全国化,强化规模优势。
国联报告认为,预制菜行业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其中,具备渠道触达能力强、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和供应链完整的公司更有优势。
兴业报告认为,产品需求痛点的切入、渠道的布局管理是发展的核心要素。如若相关企业在预制菜领域做出规模的概率较高,即新品类渗透率的提升将成为公司发展的又一催化。
#你买过预制菜吗?看好它的发展吗?
部分参考研报
【町芒研究院】2022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发现报告】2022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
【国联证券】预制菜:大行业小公司,渠道、产品、供应链构筑壁垒
【消费界&柠檬品牌社】2021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背景研究报告
公司名称: 8A-8A娱乐-注册登录商务站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youweb.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